傲娇值
激萌值
丧失度
战斗力
最后登录1970-1-1
在线时间 小时
|
2部作品的fans已经不知道互喷了多少年
对于ice来说,2部作品都是经典。无论看多少遍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。
黑客帝国:这部作品的影评实在是太多了。。ice这次只是谈一下对于其他方面的认识吧。matrix作为把IT和数学连接起来的纽带。最早出现在神经漫游者的matrix虚拟网络,在数学上也被称作矩阵。2001年,是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一年,纳斯达克的暴跌,无数互联网企业的破灭。黑客帝国的电影正是在这时间前后诞生的。电影中的matrix,代表着虚拟的网络空间。而单纯的数学方面,又仅仅是一个高次元矩阵,变换的仅仅是里面的数据而已。这部影片中,ITX数学的模型做到了对现实生活模拟的极致,但是仍然有着不可预期的结果。可以说,现代社会的事件,基本都可以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来模拟,不同的只是如何抽取matrix中的需要的特征向量而已。现在的我们也基本生活在无数数学模型的框架里面,无限迷信于数据却又无可奈何。但即便是再优秀的数学模型,也都有不可预期的搅乱因子存在(08年的次贷危机的源头据说也是风投的模型评估问题,没有去考证),正如影片matrix中那1%的不可预期。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究竟是无限接近于精确,如同matrix一样可以用数据变换代表全部,还是如同量子物理一样,永远保持着不确定性。这也算是作者对于现代互联网的发展,和人们对于数学模型的盲目信任的一种担忧和思考吧。
影片关键词:oracle :影片里面的先知,又是美国最大的数据库公司,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个隐喻呢
turbulence: 搅乱因子,任何模型都有着无法预估的可能
neo :the one,又同时代表着新生。
matrix:矩阵 虚拟空间 矩阵变换的无穷无尽,给了虚拟空间无限的变化
equation:想要创造一个如同方程一样平衡的虚拟世界,答案是no。
攻壳机动队:同样是一部有着无数影评的作品,ghost in the shell,对于ghost和shell以及cyberpunk的理解,相信网上有很多版本。有意思的是cyber这个词根貌似是一位数学家先使用的,不知道算不算是IT和数学界最早的碰撞呢而shell也同样是unix中不可获取的语言~同样是对于cyberspace的反思,攻壳机动队的世界观和黑客有着很大区别,人们仍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,没有所谓的虚拟空间matrix。但是人类的思想可以进入网络,通过数据形式保存下来。而机器也有可能产生自己的思想。这个世界观似乎比matrix更能让人接受,在这个超前的社会里面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加困难,因为你无法辨别在面前和你说话的人还是不是“人”。这个主题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思考,即你是否知道自己还是不是“自己”亦或是“他人”。个体间的界限模糊,创造出的这样一个社会,究竟还有没有真实存在。当你的想法和社会其他大部分人不一样的时候,是否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一方,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。在这个特别的社会里,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究竟是什么。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。现代社会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,如果有一天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解离出来,社会会发生怎样的改变,作者在90年代即给出了自己的思考。
动画关键词:ghost:可以剥离出来的人的灵魂
shell:躯壳,可以换掉的部分
cyberspace:网络空间,对于攻壳来说,网络和现实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明确了
android:人形机器人,现在安卓系统的logo。。
最后召唤一下店长~@Vvvvergil
之前一直想找店长聊这个话题,结果被各种事情耽搁了。
如果对于这2部作品还有什么看法,也欢迎大家来讨论~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