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lsab 于 2013-12-19 15:11 编辑
在自媒体时代,人人都在说话,但理性讨论、辩论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。 现今的网络让人发言难度变小,大家发表文章好像特别容易。过去,要发表文章可不容易,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,要在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仍然不容易,但是只要你连通网线,你就可以在网络发言、发文章。不过,我们却也因此付出了一个代价,写作变得不那么神圣,似乎不需要那么严谨。托克维尔在《论美国的民主》里提到,贵族时代写作是非常神圣的事,写作前要沐浴焚香,写出来的东西很有庄严感,民主时代的写作越来越平民化,好像每个人都是作家,却产生不了一个伟大作家。看帖人普遍存在长帖不看的心理,亦是这一现象的延伸。 钱钟书曾说,学问大抵是三两位荒江野老相互切磋的东西;对于一个愿意去深入思考问题的人来说,可能跟现实保持点距离感变得非常重要,你老沉浸在一个热闹的社会中,不断介入社会事务,使得理性、深入的思考——在不断领悟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思想世界——变得特别困难。久而久之,人人都在说话,好像在交流,其实人人都无心听别人怎么说,都是自说自话,每个人都是孤岛。 不可否认的是,速食文化是必然趋势,其讲究的是信息快速、高效地浏览。而反过来说,但凡是愿意耐着性子去看长帖的,也才会真心对这一话题有共同兴趣,也才可能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。用狄更斯在《双城记》的开头来说,即是“这是最好的时代,这亦是最坏的时代;这是智慧的时代,这亦是愚蠢的时代;这是信仰的时期,这亦是怀疑的时期;这是光明的季节,这亦是黑暗的季节;这是希望之春,这亦是失望之冬;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,人们也面前一无所有;人们正在直登天堂,人们也正在直下地狱。总之不是天堂,就是地狱。”可能有些许文学的夸张,但用在这里,倒显得恰到好处。 以上是参考了一篇新京报的采访,对女王大人的想法进行的思考。 @2015
继续潜水ing
|